陆洲故作一脸苦恼地说着。
“华轩音乐很有诚意地约我去他们公司聊聊。”
潘成毅:“……”
一个个的大公司,要不要动作这么快啊?
市场敏感度也太强了吧?
“《初恋》这首歌我们已经之前谈好了合作的,至于其他的,我做不了你的主,看你自己吧,个人建议你慎重考虑,不要冲动。”潘成毅说。
陆洲笑着拍了拍潘成毅的肩膀,说:
“干正事吧!现在说其他的都是虚的,目前重中之重,先搞好我们《初恋》的宣推,就算我要签公司,也得先把自己身价提起来才有好的谈资。”
潘成毅这才知道陆洲自己的主意挺大的,他显然有自己的规划打算,并不会轻易受他人干扰。
他忽然挺疑惑的,陆洲这样的人,当初在金华娱乐为什么会扑街成那样?
搞不懂。
娱乐圈火不火,看来真就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啊!
第四十八章 约什么会,搞事业
潘成毅和陆洲一本正经地沟通完《初恋》这首歌的宣传安排后,对他有了很大的改观。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陆洲能蹭叶芳菲的流量,潘成毅一开始并不会赞同把《初恋》这首歌的首发平台选在抖乐。
现在沟通过后,他发现从陆洲先前的各方面准备来看,他其实在得知自己能蹭叶芳菲的流量之前,就打算把这首歌的首发放抖乐平台了。
比如他在《初恋》还没完整录好之前,就在抖乐申请认证了音乐人,甚至已经完整了解了抖乐扶持独立音乐创作的奖励计划。
他还关注到了最近在播的火热青春电影《那年,我们》,对于歌曲的推广方式都考虑到要借用电影片段来做宣传。
更可怕的是,他甚至还和初恋一起参加了综艺《交换吗?前任》,计划用自身真实故事来再为歌曲做一波引流。
细细一想,这一切环环相扣。
潘成毅仔细分析过之后,发现陆洲做第一首歌的思路非常明确,从歌的立意,到这首歌的推广载体,再到这首歌的初始商业盈利模式,他都提前计划好了。
路线相当清晰,就是借用视频平台模式在一路推进,而音乐流媒体在他的规划中,却是被排在第二位的。
现在,事实已经证明,《初恋》首发抖乐就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当然,这要感谢叶芳菲无偿给的热启动。
这同时也是潘成毅佩服陆洲的一点,他对于这种不打招呼的蹭流量,也是挺豁得出脸面的。
潘成毅不禁在思考:陆洲在金华娱乐扑街的十年,他到底在做什么?潜伏在公司里低调磨炼技能、学习公司内的歌曲运作流程吗?
潘成毅是一名独立音乐制作人,说句实话,从专业角度出发,他个人对于音乐市场上不少所谓的“抖乐神曲”,是打从心底里瞧不上的。
他认为有些“神曲”虽火极一时,但在他看来,那些歌的旋律、节奏和编曲……真的low死了。
可十分讽刺的是,它们就是火了,你气不气?
而且它们的商业价值还不错,资本还舍得砸钱堆推广,你气不气?
流行音乐的市场,仿佛正在饱受着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这年头,随随便便套用流行乐的基础结构,快到可以几小时出一首歌。
音乐数字化,让这个市场从量级来看,较之以往呈倍数增长,好像不缺歌了,但……事实却又很缺歌。
到底缺不缺?
缺啊!缺好歌,缺有质量的歌。
潘成毅曾经一度讨厌抖乐这种平台,认为它在扰乱音乐市场,让大众变得浮躁,曾经能静下心去品味三四分钟的一首歌,现在变成了只爱听副歌某十几秒……
大大地缩短了一首歌真正的价值。
但现实又教他做人。
这年头,一首歌你想让它火成现象级?
在某音乐流平台霸榜,够了吗?
远远不够……
如今已经不是过去的时代了,想让人耳熟能详?你就得让普罗大众都有机会听得见你这首歌,普罗大众在哪啊?
抖乐坐拥八点多亿网民。
你想体验真正的火?
现实告诉你,你还真的得去这个平台推一推你的歌,你才有更大的机会。
后来的潘成毅,向现实低了头,才对抖乐有了新的改观,但尽管改观,心里多少还是会下意识抵触的,不过是为了赚钱而被迫改观。
当他问及陆洲为何会如此坚定地选择视频推广音乐这个路线。
陆洲的回答,让他醍醐灌顶。
“你要接受一个现实,时代已经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