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重生1990

第535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要知道,这个年代香港很多大企业几乎都是家族模式经营,比如说霍家,李家,还有傅家,许家,以及林家等等。
中国人传统的观念就是家族企业一代传给一代,没人肯把手头的权力放开。
但是宋志超却恰恰做了一个放权的姿态。
投资一个亿的项目,不必和他打招呼,万鑫国际的三位负责人可以作出决定。
就在众人无不感到诧异的时候,宋志超又说了:“其次,各位现在负责的公司和企业,我日后也不会干涉各位的发展与经营方针,你们不必对我负责,只需要对你自己,对公司的每位职员负责!”
“说的再简单点,日后你们是生是死,要靠你们自己去闯。公司垮掉了,说明你不称职,是个失败者,到时候我会把你替换掉,给企业注入新血重新开始;公司成功了,赚了钱,到时候我会把大头拿出来分给你经营的公司,作为红利,回馈大家,当然,也包括你自己,另外一部分则会全部纳入万鑫基金,作为日后各大企业发展的储备资金。”
宋志超这番话刚说完,原本就骚动起来的现场,变得更加骚动了。
此刻所有人不仅仅是惊诧,而是大吃一惊了。
要知道,自古以来不管是中国的那个朝代都喜欢搞“杯酒释兵权”这种把戏,因此,很多大企业也把老祖宗这一招学会,耍的炉火纯青,生怕自己的权力被臣子们削弱。
宋志超却反其道而行,不但不杯酒释兵权,还主动把权力分配给在座的众人——以后不再直接掌管像万达贸易,万达科技,万达服饰,以及魅影娱乐这些企业和公司,任凭在座众人带着各自企业独自打拼,赢了大家一起分钱,输了,那就下台滚蛋。
很干脆,很民主,但也很残忍。
是的,像宋志超如今的资本能力,完全可以把旗下的这些企业用充足的资金拉扯大,比如说把万达科技和万达服饰做成更加强大的企业,只要砸钱进去,就总能砸出一朵花来。
但宋志超没有,他的意思是让这些还在奋斗和发展的幼苗,继续凭借自己的能力奋斗下去,根本就不准备把他们放在温室里饲养,而是要他们继续经历前面的大风大浪。
不过对于在座的众人来说,宋志超所说的这一切,却说的再难听点,出来混谁不想做老大?可以说,在座的各位没几个是清心寡欲之流,即使像戚万达那种表面上喜欢嘻嘻哈哈的胖子,也是个控制欲极强的人。
想一想其实大家也都没有错。
人嘛,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难道一辈子给在别人身后做小弟,做马仔,拍马屁?既然宋志超愿意放权,让他们掌控公司和企业,他们当然高兴了。
不过这种高兴不能写在脸上,更不能在这时候表现出来,谁知道这个宋志超宋老板是不是在故意试探自己?如果表现的太高兴,太兴奋,万一是个圈套,那自己可就糗大了。
就在所有人各怀心思的时候,宋志超却又有举动了,只见他很是帅气地冲死人脸毕大状毕文峰打了一个响指。
啪地一声,响指清脆响亮。
然后就见早和宋志超“串通一气”的毕文峰毕大状慢悠悠地站起来,咳嗽一声,从自己携带的公文包内掏出了一沓子合同,对众人说道:“这是我帮宋先生草拟的一份合同,除了黎炳强先生,杨守城先生,以及罗永辉先生之外,其余十一人每人一份,希望大家看一看先,如果觉得有什么疑问,尽管现场提出来,如果没有疑问,麻烦大家拿起笔写上自己的名字,等于签字画押,认同文件上所说的内容。”
罗拔臣,欧阳靖,以及戚万达,朱富贵等人,面面相觑,这下真的搞不懂了,不明白宋志超这葫芦里到底在卖身药。
这边,毕大状已经把手中的那些文件下发了下去,一边发,还一边吆喝:“人手一份——不要抢,人人都有。”
抢个头啊!
大家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谁会在这种场合哄抢。
不过等到大家真的把那份合同拿到手中,仔细看了之后,一个个表情就精彩了。
“这是……什么合同?”
“怎么这么像卖身契?”
“还有这词汇,第一次听说过!”
“是啊,太古怪了!”
众人渐渐声音越来越大,也不避讳了,有的甚至故意让宋志超听见。
见此,宋志超似乎再有预料,只见他突然用手指笃笃笃,敲了三下桌子。
霎时,整个大会议室都安静下来。
众人目光再次看向他,聚到他身上。
宋志超斜坐在老板椅上,翘着腿,一只手按在桌面上,目光锐利地扫视众人一眼。
不知为何,他的目光像是有电一样,被他扫过的人,没人敢与他对视,都是一闪就躲避开来。
“我知道大家心中都一肚子疑惑,其实这份合同很简单,我只是赋予了你们一个新的职业,这个职业的名字就叫做——职业经理人!”
什么?职业经理人?
众人全部愕然,即使像罗拔臣那样的高层管理人员,也从没有听说过在业界有这么个“称呼”的。
呃——
职业经理人,是什么鬼?
第0461章 卖身契
半岛酒店,万鑫公司大会现场——
罗拔臣,欧阳靖,戚万达等人面面相觑,都不太明白宋志超所说的这个“职业经理人”是个什么鬼。
事实上也不怨不得他们。
现在才1992年,不管是香港,还是美国,还是英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在商业上根本就没有引入“职业经理人”这个概念。
据宋志超所知,“职业经理人”发源于九十年代中期的美国,差不多是1995年左右才有这个概念,意指那些虽然不是老板,却拥有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甚至是比老板更善于经营管理企业的人;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在管理先进的企业里从事过特定领域和层级的管理工作,擅长于解决企业面临的经营管理问题;他们无需创办自己的公司,而只需在企业间流动,终身从事管理工作。
对于宋志超来说,“职业经理人”这个词汇可谓印象深刻,记得不错,那是1999年的时候,他的一位朋友在深圳开办了一次为期4天的“职业经理人特训营”,参训的学员有60多人,宋志超应邀以半费的价格参加了这次培训。
这期训练营的学员大多来自民营企业,都是一些仰慕职业经理人、并想成为职业经理人的人。这期训练营有四位授课老师:一位据称是百事可乐香港地区的原销售总监,一位是宝洁公司的大区经理,一位据称是武汉百威啤酒的原市场总监,另一位就是宋志超的那位朋友——曾在联合利华的一家区域经销商的公司当过一年多的执行总经理。那次训练营讲的都是些市场营销相关的知识,尽管现在看来很是“小儿科”,但当初可谓是市场营销的金科玉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