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真的比超能力还要好用。
胡适想了想,抽出一张纸在上面快速写起来,江浩有些诧异的看着胡适,不多时胡适把一张纸递给江浩,说道:“这是洪门司徒美堂先生的地址,我来美国后,与他见过两次,洪门在美国有一定势力,现在司徒美堂开设了一个‘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如果有用到他们的地方,可以拿着我的这封信去找司徒先生,我想他会给与你一定帮助的。”
江浩拿过短信,真的有些惊喜了。
洪门啊,世界第一大帮会。
司徒美堂,曾经的洪门老大啊。
他之前还想着从什么地方入手呢,一直有不满意的地方,现在如果有这群人帮忙,恐怕会比自己之前的计划快上许多倍啊。
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多力量大,有人好办事,什么有困难去找他,江浩觉得现在自己就有困难,他决定了,直接去拜访这位洪门大佬。
江浩只在华盛顿待了两天时间,就告辞胡适等人,坐火车前往纽约,华盛顿距离纽约只有三百多公里,现在火车虽然慢些,也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到了纽约。
此时的纽约,已经显现出他世界经济中心的霸主地位,到处高楼林立,唐人街就在曼哈顿岛南端下城,两侧全都是中华味道的建筑,悬挂着中国文字的招牌,商店、饭店、礼品店、茶叶店等等,就好像置身于古代中国一样。
“请问,抗日救国筹饷总会怎么走。”江浩拦下一个男子问道,这个男子看了看江浩,问道,“你是华人?”
“新加坡华人。”江浩道。
“你是要捐钱吗,我领你过去吧。”这个男子很热情的带着江浩来到临街一动小楼前,江浩看到了上面的牌匾,“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
抬脚走进去,有人上来询问,“先生,有什么事情吗?”
“我是中国大使胡适先生介绍来的,想要拜见司徒美堂老先生。”江浩说着,把胡适写的那封信递给对方。
对方看了看信,立刻缓和了好多,“请在这里稍等,我去通知。”
男子走进去,江浩就在大厅里等待,两侧悬挂着很多牌匾,看着上面的留款,竟然在这些牌匾里,看到了孙文的名字,不愧是曾经的洪门大佬啊。
不多时,那个男子过来,“请随我来吧。”
江浩随着男子往里走,过了几个堂屋来到里面,在一间类似办公室的地方见到了一脸白胡子的老头,司徒美堂。
江浩看过这位大佬的传记,曾经做过很长一段时间洪门掌门大佬,帮助孙文推翻满清,可谓一代传奇人物。
至于什么黄金荣、杜月笙之流,在他面前真的只是小字辈。
老先生今年已经70岁,就是以如此高龄,抗战爆发后,毅然组织设立了“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一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以自己的人脉和影响力,筹措资金帮助中国,八年抗战期间,据说资助资金超过上亿美元,同时也为祖国输送了成千上万的华侨义士参与国战。
老先生长寿,新中国成立后,应邀回国,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并参加了开国大典。1955年5月8日,司徒美堂因脑溢血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7岁。
司徒美堂和罗斯福私交甚笃,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前,曾为司徒美堂建立的安良堂当法律顾问长达10年。
对这样的人,江浩从心里是钦佩的,恭恭敬敬的弯腰鞠躬见礼,“晚辈江浩,新加坡华人,祖籍河北,这次过来拜访司徒老先生真是冒昧了。”
“燕赵之士多热血,我看了胡大使的信,信中说你历经千辛万苦,把一批珍贵的资料带到美国,为抗战事业出了一份力,值得赞赏,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啊。”老先生说道。
第505章:江浩要开启无耻抄袭模式啦
“司徒先生,我之前是学习药物化学的,这次过来,我准备弄一个实验室,希望研制出几种药物。”
“等这些药物卖了钱之后,我准备全部投入到救国事业中去。”江浩慷慨说道。
司徒美堂很是欣慰的看看江浩,“好啊,有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在,中华何愁不能驱逐倭寇,那你想让我如何帮你,是资金还是地方?”老爷子问道。
“我希望等研制成功后,找到一个好卖家,不过现在不急,等真正研制出来再说不迟。”
这次过来,江浩只是和老先生打个招呼认识一下,当然,也收获了不少好处,老先生叫来一个人,做江浩一段时间的向导,好在纽约进行自己的计划。
“发哥,咱们先找一个适合做实验室的地方。”江浩道。
此发哥名叫陈发,就是司徒老爷子指给江浩的向导,今年三十六七岁,很是精明干练。
江浩对实验室的要求不算太高,房子在美国是不缺的,很快就找到了一栋三层小楼,江浩租了三年时间,一楼生活区,二楼办公区,三楼实验区,三楼装了防盗门,闲杂人等免进。
然后开始购买各种实验设备,这才是实验室投入的大项。
像什么显微镜、离心机、高压灭菌锅、烘干机、冰箱、操作台、天平、液氮罐、光电荧光计、玻璃器皿、试剂矩等等一大堆。
无所谓了,反正江浩只是下单,就有专门的器材公司采购,很快给你装备好一个实验室所需的全部器材,只要有钱,真的是很贴心的服务。
随后是购买试验材料,这些也都不便宜,前前后后总共花了十几万美元,最后江浩对陈发道:“发哥,介绍个合适的人吧,我要做实验,需要一个负责生活的人,洗衣做饭手脚勤快的就行。”
“这样的人好找,下午就能过来。”陈发道。
……
安排好一切,江浩开始了自己的药物研究工作,或者,叫药物抄袭工作。
这个世界上什么最赚钱,或许你可以说出一大堆来,可是药物绝对是其中最靠前的几项,江浩在来的轮船上,一直在思考之后的路应该怎么走。
任务完成了,可是他觉得还有很多需要自己做的,多杀几个鬼子,未必对国家有多大帮助,如果能研制出一些药物,或许能救很多中国人,救很多中国士兵,他们才是战场上的主力。
而赚到的钱,江浩也准备用在抗战上,不管之后如何,最起码现在常同志是抗日的,国军依旧是抗日主力,全力解决外敌侵略者,江浩的任务是杀日本兵。
江浩准备下手的第一个药物就是磺胺。
磺胺在1936年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是第一种有效广泛抗菌类药物,对外伤有特效。
在战场上,阵亡的士兵中,有一半不是被炮弹炸死、子弹射死的,而是死于看似不严重的伤口感染。
当年二战战场上,在使用了磺胺类药物后,士兵死亡率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