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该说他其实早就发现了这点。所以一直以来,他都在不断的燃烧那些多余的翡翠之力,供奉给一个名为‘罗天大魔’的上位真神。希望其能赐下一缕神之原力,帮他摆脱眼前的窘境。”
“这注定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为了不至于半途死掉,他开始禁止我治疗部落的子民们,以免我不再有足够的力量替他续命。”
“我不敢不答应,但又不忍心拒绝那些信我敬我的人,看着他们死.....所以这些日子,我一直都在偷偷的治疗部落里的人。”
“而也正因此,我虚弱的速度越发的快了。”
“你们或许会觉得这很蠢。因为如果不救他们的话,我应该还可以多撑个三五十年。”
“但是,如果一个人的三五十年能够换回很多人的三五十年的话,我觉得会更加的划算。”
“我其实也怕死,怕得要死,但我是神,是响应他人渴求而诞生的存在!”
“我不能否定他们对我的渴求!那是对我存在意义的亵渎!”
“而且我能够活到现在,其实也正是源自于他人的需要。”
“他们曾经需要我,所以我才会降生到这个世上!”
“现在他们又需要我,所以我才步入死亡。”
“为之而生,也为之而死,我不觉得愚蠢,更不觉得可耻。”
“我只恨自己死了之后,这世上恐怕就再也没有什么人能够救助他们了......”
第166章 165“伟大”
这无疑是一番感人肺腑的自白。
虽然很蠢,但字字句句,却总能温暖人的心房。
陈书同其实并不认同她的做法,但不认同,却并不代表她就错了。
就好像他前世里,人人都说要学会来事,懂得巴结领导,而且民不能与官斗。
他们甚至会翻开历史找出无数的依据,以证明这是古来就有的生存至理。
但是,从来如此,就真的对吗?
老板总是要求劳动者“自愿加班”,而且几乎所有企业都是如此,是对的吗?
结婚就要有房有车,还要彩礼,也是古来如此,是对的吗?
教师高级职称评定必须要打通关系才能获得职称,也是对的吗?
人们总说顺应潮流就是成长,是人情世故。
可陈书同在那字里行间看到的,却只有“吃人”与“变坏”。
三字经里也说“人之初,性本善”,但其实,很多人根本没有读懂这句话的意思。
他根本不是在说人性的美好,而是在阐述着一个残酷的现实——人会随着环境而改变!
性相近,习相远。
如何改变,则要看当事人所处的环境。
那么,当代人的环境如何?
不去扶摔倒的老人被夸是精明。
经常给老师领导送礼被称为情商高。
遇到几个高调做慈善的说人家作秀。
无数的家长口口声声要你“适应社会”,要你“成长”,因为那似乎就是你唯一的出路。
可是,为什么?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去改变这个社会的风气?而是要去适应它,去进行所谓的“成长”?
难道与人为善,做个正直的好人就这么难?
还是说一件错的事情,做的人多了就能变成对的?
冷漠自私变成明哲保身?
阿谀奉承变成礼尚往来?
猜疑嫉妒变成正当怀疑?
那要是所有企业都施行996,我们是不是也要顺应现实的去接受?
如果每个公司都觉得每天上10个小时的班是正常的,我们是不是也要去“适应”?
先烈们牺牲了几代人命才换来了“八小时工作制”,现在又有几个人还记得?
当然,陈书同是没有资格去批判这些东西的,因为从本质上,他其实也是一个“老于世故”的人。
但他至少比较清醒。
所以,哪怕不怎么苟同“沐姐姐”的做法,他却依旧忍不住有些欣赏这个善良的女人。
因为“愚蠢”与“伟大”,其实本来就只有一线之隔。
可是——那罗天大魔是什么鬼?
怎么哪里都有这家伙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