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
伦达呆了一下。
要这么说,的确,印度主要人口在半岛,靠近缅方的土地多是山区,人口不多,那属于国有的土地就多了,可这也太偏远。
不对。
偏远是针对印度人口分布来说的。
人家廊余县就很繁华,连带着,廊余县对面也印度人多了起来,又是交通要道,只要双方在口岸规划上达成共识,这就都不是问题。
想到这。
伦达心里燃起了希望。
经济特区。
印度弄了很多,可却是在原有城市的基础上,直接划成经济特区,从未从无到有的新建一个,正因为如此,积重难返,几乎都成了摆设。
如果在空白的纸上作画。
可发挥的余地就多了。
“你们能提供新城建设贷款?”
“可以。”
“多少?”
“我们应该还没谈到这一步。”
“贵国想要什么?”
“没什么,只是想要看一看,这是否是一个好的贷款项目。”零说道,非洲的项目贷款,以前主要集中在较为单一的领域。
整城建设项目贷款。
兴许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印度。
就当来个实验,做一个示范项目,也就国家级的实力才能玩得起这种实验,做好了,拿着成功案例,兴许会成为项目贷款的一个特色。
第1446章 不同意,不做就是
伦达微微低头。
沉思着
脑子转的飞快,分析此事的利与弊,最后发现,这是一个风险中等的尝试。要在印度人口稠密地区试点,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历史已经证明。
山区没有那么多复杂、强大的当地宗族影响,很容易做通工作。
至于山区能不能发展出城市。这有什么不行的?新安市,缅亚经济特区的主要城市也都在山区,华夏很多城市亦是如此。
谁敢说山区不行?
只要交通方便,有吸引力,一切都不是问题。
“地点必须接壤?”
“实验,当然要距离我们近一点。如果有可能,我们希望发展成一套成熟的城市建设类项目。建哪里,怎么建,我们说了算。”
“为什么?”伦达皱了皱眉头。
我是买商品的。
连送货地点都无法选择了?
零解释道:“如果把它比喻为一件商品,我们将会提供最好的服务,按照客户需求定制产品,为保证使用安全,我们会建议在限定环境使用。”
费了点脑子。
伦达才想明白这话的意义。
无语。
你也管的太宽了吧。好吧,谁叫是你贷的款呢!
“包括哪些项目?”
“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贷款,而是一个城市的一切,包括主建筑、配套设施、发电厂、自来水厂、道路……还有产业规划等服务。”
“这都管?”
“嗯。”
“建设招投标呢?”
“你们负责审核建设方案,我们负责一切建设内容,你们还可以监理质量,但招投标是我们的事情,大规模采购,我们可以拿到更低的价格。”
“这不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