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们又不要钱,只要一个保障。因此,我们是希望贵国的公司去我国投资,创造就业,有了工作,征地问题会小很多。”
伦达提出了他们的逻辑。
“???”坎亲一脸疑惑。
话没毛病。
就是招商引资-项目贷款。
可逻辑呢?
我们凭什么去投资,你有什么优势?
见到坎亲的表情。
伦达道:
“我们的市场还在初级阶段,有很多可投资项目,其次,劳动力价格不贵,长期来看,经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贵国公司也能获得回报。”
他们想要一箭双雕。
招商引资。
项目贷款。
结合起来,会对印度非常有利。
比较特殊的是,零在这边几乎拥有绝对的权威,手里还掌握着缅亚银行集团这个巨无霸,只要零答应,会有一大票公司去。
他们之前也找过美国。
可美国再牛,总统的话也不好使,卖武器很热情,拉公司?投资印度低端制造业?人家更倾向于华夏。于是,印度又想在这试试。
伦达有点忐忑地看着零。
一分钟后。
‘沉思’过后的零抬头。
“不行。”
拒绝得很干脆。
伦达一脸失望,坎亲一副不出所料的表情。这件事,对他们的意义不大,印度的根本问题不解决,谁去投资,风险都大到没边。
特别是现在印度的医疗贷款都够多了,再大笔的贷,可能无法收场。
“不过,我这里倒是有个提议。”
忽然。
零话锋一转。
伦达愣了愣,心里一喜,脸上却平静道:“什么提议?”
“首先,贵国的扩路征地问题,我们没有丝毫兴趣参与,里面有多复杂,你们心里应该清楚,不然,也不会到现在都没有解决。”
“其次,对于去印度投资,我们国内企业暂时没有多少计划,你也看到了,我们国内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投资,需要创造就业。”
零堵死了伦达的打算。
“对于贵国的未来经济发展,我还是持乐观态度,但毕竟家小庙窄,做事不得不谨慎。”
“你们的打算,其实并不是一条高速路,也不是就业,而是一次实验,也让更多人体会到交通便利的好处,以做示范之用。”
“所以,我的提议,要做示范,就做大一点,一条路,几家企业,没什么意思,要做,何不做一个综合性的示范区。”
“怎么做?”伦达问。
零能把他的动机说得这么透,这提议应该很有价值,眼神中满是期待。
“与其修那几条路,办几家企业,创造万八千的就业这种不可能大规模复制的方式,不如做一个模范新城。”零说出提议。
“模范新城?”
伦达有点蒙。
“对。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一个类似于缅亚经济特区的示范区,我记得你们之前有过这类计划,但没钱,最后只能不了了之。”零说道。
这下。
伦达更蒙了。
以前没钱。
现在依旧没钱。
这可是建城,风险很大的。
“能具体说说吗?”伦达问。
坎亲等人也竖起耳朵,零那天马行空的思维,他们都有点跟不上,这种所谓的示范城市,印度是高兴了,可缅的利益在哪里?
“找一个土地容易征收,却又是交通便利之处,修建一座新城,或者是特区,然后想办法建立特区的特色经济,吸引人才。”
“属于我们政府的地很少,更别说交通便利的地方,都是人。”伦达苦笑道。人口大国,好听是好听,但也同样令人头疼。
“是吗?”零轻笑一声,接着道:“我们两国接壤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