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第101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朱允炆又笑了:“那何为皇帝?”
这一问让朱文圻先怔而后笑:“儿臣明白了。”
什么是皇帝,这本身或许并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在有了朱允炆这么一位皇帝后这便成为了一个问题。
因为很显然,朱允炆与其之前的历朝历代四百多位皇帝恰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皇帝。
甚至可以说,因为有了朱允炆,皇帝这个词得到了重新的定义,有了更值得人民百姓尊崇的伟大光辉。
“皇帝即国家,国家属于人民,所以,皇帝是国家和人民意志的具象,祂已不再是作为一个‘人’而独立存在。”
朱允炆如此说道:“皇帝两个字只是一个词,我们随时可以将最高掌权者换一个名词,领袖元首都可以,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某个人冠上了这一个最高掌权者头衔的时候,他是否具有作为国家和人民意志具象化所应有的品德。
说皇帝也好、道领袖也罢,想要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就必须忘却掉自己是个独立的人,而把全副身心都融进这个国家,将自己的生命与国家所有人民的生命相连到一起,那么便自然而然的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当你能够代表人民的时候,当人民信赖你的时候,所有的反对派在你面前都是纸老虎不堪一击,哪个叫内阁首辅,管他是边疆重将,在你面前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罢了。
你想要谁让路谁就必须让路,因为不听你的话就是站在全国人民的对立面,历史是人民书写的,凡是做人民的敌人,最终的结果都是被历史碾作齑粉且遗臭万年。”
“所以父皇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在会议上还是在书里,多次强调人民的重要性。”朱文圻点点头,深以为然。
“历朝历代的王侯将相走马灯的诞生消亡,只有人民依旧存在!”朱允炆拍了拍朱文圻的肩头:“要知道王侯将相也是从人民的身份攀登上去的,别忘了,就咱太祖皇帝他也是穷苦人民的出身,哪个王公高贵往上倒不是地里刨食的庄稼汉,是富贵侵蚀了他们的初心,让他们忘记了归宿,所以历朝历代的皇帝也好、王公也罢最终都消亡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谈何容易。
儿子你要牢牢记住,咱们老朱家是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的,将来更要回到人民群众中去,这才是顺应历史大潮,是顺应天道循环的真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你将人民举过头顶,则人民将你放在心中。你若骑在人民头顶,则人民必将你踩在脚下!”
朱文圻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挺直了脊梁,向朱允炆做了保证:“儿臣一定以父皇为榜样,此生愿为天下人民付出一切,即使是我的生命。”
“朕信,朕现在信你了。”
朱允炆很欣慰的肯定道:“从济南事变的时候,你敢勇敢的站出来走在队伍的第一线时,朕就信了,是因为你的勇敢,才给了朕决心。”
愿意为了替人民争取权力而不惜付出生命的勇气,是做一个合格领袖最优秀的品质。
父子二人赶了三天的路,也畅聊了三天,北京,便近在咫尺!
第665章 大肃反(下)
时下的大明,便是连北京都如开锅的热水一般,沸满盈天。
阶级斗争的大浪潮终究还是从江南蔓延到了河北,继而是北京和辽东。
百姓们的热情或者说是积郁得到了完完全全的释放,他们一边举着写满朱允炆讲话的旗帜,一边举着朱允炆的画像,批判斗争了一个接一个民声不好的官员和商人,将这些人打上了阶级敌人的烙印。
全北京城对朱允炆的回京爆发出天地变色的热情。
数百万人夹道相迎,欢呼万岁和祝朱允炆圣躬万万年的声音响彻云霄。
封建王朝背景下的唯一一位神灵化的君王。
而回了北京的朱允炆并没有继续什么大动作,只是宣布将在皇明四十九年底召开一场规模更大的人民代表会议。
漠庭、辽东、安西、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北京、河南、山东、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深圳、福建、浙江、上海、南京、安徽、江西、江苏、交趾、台湾共二十六个直辖府及省都将选出一批人民代表前来北京参会。
三月初一的江西会议只是一个开幕,四十九年这次大会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因为朱允炆将亲自向大会,以明联皇帝、大明皇帝的身份进行一次朝廷政务的汇报!
皇帝向人民汇报工作!
而后,大会将会决选出新的阁臣组成新内阁,且将公投朝廷各部新尚书人选。
而新内阁将会在大会上听取人民代表的提案,并记录下来,以这些提请为骨,拟定国家发展的第五个五年计划。
除了这件大事外,便是朱文奎以身体不适为由,请辞太子之位得到了朱允炆的批准。
这大概是最没有波澜的一次废太子过程,朝野上下毫无反响。
也没人有功夫来关心朱文奎了。
这场蔓延开来的阶级斗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原内阁首辅杨士奇及原内阁学士之一的杨稷父子两人都被打上了阶级敌人的标签,而在江西被公审死刑!
杨士奇倒也不全是冤枉,这位当政十几年的前江西党党魁一贯的执政思想就是‘水至清则无鱼’,毫不夸张的说,就是因为杨士奇的政治宽容,才让本该恰逢新时代本应健康的官场生态环境再一次走进历史老路,使得腐败和旧官僚阶级思想继续苟延残喘。
至于杨稷那完全是死的不冤,他去山东指示镇压的济南事变。
跟杨氏父子比起来,朱高炽算是全身而退,他因为懦弱的怠政行为被判处了十五年的劳动改造。
不过随后朱允炆就签署了特赦令,特赦了朱高炽的怠政之罪,不过还是褫夺了朱高炽作为燕王系世子在余生可以享受到的郡亲王礼待,罚其终身不可离开南京,耕田种地以此侍养老迈的燕王朱棣余生。
“委屈四叔和高炽了。”
面对朱允炆的道歉,两位当事人反而很轻松。
愿意为这个国家心甘情愿付出的,从来不只是朱允炆一个人。
肃反行动持续了近两年,赶在皇明四十九年十一月底的人民代表会议前结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