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第405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几名太医还没回话,双喜已经跪了下来:“奴婢有罪,这些年南直隶的罂粟田,一直是御前司在收,太医院用不完的,都、都卖给南京城里往来的商人了,他们有的自己使用,有的转手贩卖。”
好家伙,全国最大的贩毒商竟然是朝廷!
朱允炆气的头疼欲裂,以手指着双喜:“太医院明知此物的危害,你御前司不知吗?为什么还要卖!”
“求皇上降罪。”
一头砸在地上,双喜老实回答道:“自元始,一百多年来此物被富商趋之若鹜,罂粟田的规模也在日增,皇产种、百姓亦种。
御前司自洪武年开始一直都是这么处理,奴婢接手御前司以来,并不知此物之毒害,故未做变更,奴婢该死。”
说到底还是认知不足,加上这年头的工艺制出来的毒品远比不上后世现代那般生猛,古人哪里知晓禁毒的重要性。
最重要的,便是利益啊。
御前司的收入直通内帑,皇帝腰包里有没有钱,这玩意在其中也是有功劳的。
“他妈的!”
朱允炆恨恨的骂了一句,禁毒禁到最后,竟然禁到自己的脑袋上,这可真是够恶心的。
“加旨,南直隶脚下的罂粟田,民禁种,皇产中着太医院勘定,留给医用部分即可,其余的一律改耕,御前司从今日起不得在回收罂粟,由太医院专收。
南京城里再有求购罂粟之商,或贩卖种子,私下种植的,皆斩!非医用病患,有百姓、富商食用罂粟的,同罪斩。”
制毒的杀、贩毒的杀、吸毒的一样杀!
乱世用重典,在禁毒这关乎国家民族的大事上,朱允炆必须从一开始的根源上就掐断百姓沾毒的想法。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压制住百姓对这玩意的猎奇之心。
要立法,立法的同时还要进行类似后世禁毒的宣传,全面普及禁毒教育,让天下人知道毒品的危害性。
双喜应了一声,又看向朱允炆小声问道:“那西南怎么处理?”
“先让他把仗打完,朕回头再找他秋后算账!”
第283章 防微杜渐
思及立法,朱允炆便差人传召了杨士奇和刑部尚书张春。
前者是去而复返,心里还纳闷呢,皇帝又出什么幺蛾子了,他这屁股还没在文华殿坐热呢,倒是周遭的翰林学政都颇为艳羡的看向杨士奇。
什么叫简在帝心,什么叫肱骨重臣?
看看人家杨士奇就全都知道了,皇帝可真的是一刻都离不开杨阁老啊。
等两人来到谨慎殿,匆匆见礼后便下意识的取出小本本来。
一般皇帝这般急召,肯定是有什么要紧事要交代。
“朕要就罂粟,也就是什么狗屁芙蓉花进行相关立法,完善其自种植到加工的所有环节在律法上提供保障。”
开门见山的,朱允炆便把他对这毒品的了解向二人解释了一遍,毕竟不是专业的公安干警出身,他对这所谓的毒品也知晓不多,所以介绍起来难免夸张不少,把二人唬的不轻。
这芙蓉花,真如皇帝说的那么吓人吗?
一味中药罢了,用得着要大开杀戒,如此兴师动众的。
“臣对这芙蓉花有所了解,此物虽可医用,但正如陛下所言,此物可使人成瘾,坏人食欲,长期服用便如杀人之剑。
粗糙使用,尚且有如此危害,若进行加工改良,危害再大数倍,毁人性命也就不足为奇了。”
杨士奇开口先是肯定了朱允炆的苦心,而后还是发表了他的一些看法。
“民间私自培植罂粟的行为应当以严刑管束、贩卖罂粟盈利的行为也应同罪问斩,不过只是购买和使用,同罪问斩,是否属刑罚苛责了?”
皇帝一直提倡罪罚相当,只不过购买服用,这也杀头,难免让人觉得有些苛刻了许多。
“有句话不知道杨阁老听过没有。”
朱允炆当然知道这般做法过于严酷和粗暴,所以他耐心解释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而没有市场就没有买卖。
没人买,还会有人卖吗?”
买毒不仅要花钱,被举报还要杀头,除了那些已经毒瘾缠身的玩意铤而走险,一些初尝罂粟的富商百姓、亦或者对此物好奇的人还敢伸手去碰吗?
没人买,谁还会干这杀头的勾当去贩卖,卖给谁去啊。
“打击买方市场,就从根本上断了卖方的贪婪,他们自然不敢伸手去碰。”
这么解释,杨士奇连连点头,不过心中还是觉得朱允炆有些反应过激了。
就算此物有毒,但因为价格的原因,寻常百姓家哪里消费的起,能整天靠着这罂粟来做美食、饮美酒的可都是富商大户,不怕死就买呗,朝廷正好还可以开源收入。
一味罂粟,哪里能到祸国殃民这般的高度。
杨士奇不在发表反对意见,刑部尚书张春自然唯唯应诺,表态马上便安排立法的补充。
“刑部各省的清吏司衙门组织一次宣传工作,下沉到府县进行宣传,前期主要宣传的重点地区便是四川、云南两个种植大省,而后到福建、浙江这些购买的大省。
南直隶脚下交由应天府宣传,每个乡都要宣传到,天子脚下,断不能有服用此物的瘾君子。”
两人都躬身应了下来,张春便开口告辞,留下杨士奇踌躇片刻,没有动身,朱允炆便知道前者有话要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