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第473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都是中央有多少储备银就发行多少货币,搞银行的目的是什么,不还是为了让国家可以将一两银子当二两甚至是三两来花吗。
总不能中央带头来造假冒伪劣的硬币。
“那么多年,防伪的技术难道就没有一丁点进步不成?”
一提起这事朱允炆就有些火气升腾,虽然他当年下令停发的大明宝钞,但是对于印钞票的事他一直没想过作罢,只是一直在等待罢了。
等待着能够最大限度提高伪造难度的防伪技术诞生。
郭资被训斥的唯唯诺诺,只好硬着头皮辩解了一句:“回陛下的话,防伪的工作前些年户部一直在委托工部做,倒还是有一些眉目进展的。”
这群官僚,除了会踢一脚好皮球,别的一点本身都没有。
“欧罗巴商人眼下主要使用的是金币,因为金子的特质和成色易于鉴定和发现端倪,加之金子的价值更高,可以满足那些商人进行大规模商业买卖活动的需求。”
朱允炆沉吟了片刻,只好说出自己的想法:“眼下我大明的商业买卖活动,动辄也是数万两、甚至是数十万两,但咱们的金子储备数不高,所以一直以来都是依靠南洋的现银来支撑,发行金币不现实,那就造银元宝吧。”
纯银的质量跟掺杂其他金属是有显著差别的。
“不要造那些一两重的小物件,要造就造五两以上的官锭,这样想要仿造,一旦掺假,真假两锭银子放上秤之后立马就见差异。
顺便让工部在督造的时候,在元宝肚子上盖上印戳,民间想要仿造的话,给他们加点工作量。”
“官锭由五两起始,那民间的小规模买卖行为便只能通过铜板交易了。”
对于郭资这个担忧,朱允炆反问了一句:“可有私铸铜板者?”
“自是没有。”
成本都快跟购买力持平了,哪有人会傻到私铸铜板啊。
“那就印铜票。”
朱允炆提出了一个相对应的点子:“按照大明宝钞的方式印发铜票,面额由五十文、一百文、五百文来组成,其中五百文的铜票周边可以勾勒一层银边,将成本增加。
民间没有印刷机,他们想要仿造需要一点点的研究,一张张的仿制,成本本身就是咱们中枢自己印刷的数倍,咱们将一张五百文的铜票成本控制在八十到一百文区间,民间就算仿造出来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搞官锭银和印发铜票,算是朱允炆现在唯一能想到的解决货币体系的办法。
“你们商部也别整天多懒,工部的技术终究是民间比不上的,印钞票无非就是纸张和花纹的工艺,让工部抓紧时间攻克这两项技术难关,在印刷机上多研究研究,雕出一些更细致繁琐的图案,保证过印刷之后的钞纸仍然清晰明目,而纸张的质量可以通过将多张纸滚压为一张的方式增强。
搞定这两点,基本上可以杜绝民间九成九的伪造风险。”
不能大规模印钞票,那这个银行就一天都开不利落。
大额存贷,总不能押着几十辆银车满大街跑吧。
“先这般,等铜票印发出来朕看一下质量,只要能够通过,各省就先在省城把银行开起来,同时面向民间将那些碎银角拿铜票兑换掉,回炉熔造官锭。”
朱允炆还刻意强调了一句:“火耗归公,不要加大百姓的负担。”
碎银角拿铜票抵兑,本身的价值就不对等,毕竟五百文的铜票成本也就几十文钱,多余的空头,都想当于被朝廷赚到腰包当中。
火耗这点损失,朱允炆自然是不愿意让百姓来承担的。
第318章 无力掌控朝局的郁敦本
自然界有一种现象叫做“鲶鱼效应”,意指一个新兴的物种进入一个已经稳定的环境之后,会导致该环境下的原物种产生危机感并因此刺激而寻求进步。
而这种效应被发现后,被人为的拿过来将被动改为主动。
后世常见于企业之中。
而现在,朱允炆将这么一批欧罗巴人扔进大明的现有体系之后,也恰到好处的起到了类似的作用。
工部虞衡司的匠户是没有这种危机感,他们是搞科技的,来了两个欧罗巴人带来一些新颖的看待科研生产的不同角度,双方正好互补。
但商部上下可就如坐针毡了。
皇帝交代了要搞银行业和完善商业社会体系,但他们商部,哪怕算上前身没有分离时期的户部,上上下下搞了这么多年,一直以来都是循序渐进。
说好听点叫做稳步提升,难听点就是成绩寥寥。
现在可好,那个叫做格里尼奇的欧罗人一到,也不知道他都给皇帝灌了什么迷糊汤,皇帝大有一副全权委托态势来让格里尼奇担任即将成立的中央银行主官的态度。
这怎么行!
大明的官说什么也不能让蛮夷来坐啊。
商部尚书郭资为此还专门找到顶头上司,‘代内阁首辅’郁新汇报过这事,但后者显然没有这个心情来教他怎么做事。
“忠心王命,尽心职守。”
八个字的批示等同于没说,因为郁新现在压根就没工夫来搭理一个商部,郁新现在正焦头烂额的应对税部的查账呢。
皇帝对他的任命实在是太耐人寻味了,什么叫做暂代?
内阁首辅这个金字招牌前面如果挂上暂代两个字,那这个招牌可就不值钱了。
加上钱旭上任后向各省转运使司、税课司派遣专员胥吏清查税务的行为,都让郁新闻到一丝危险的味道。
自税部下往地方的专员不跑别处,直奔各省税课司就开始翻税单,这税单上面是查不出上面端倪和漏洞的,但恰恰就是因为账面做的太漂亮,反而让人不信了。
这些专员也是精明,税课司的账查不出来,他们就跑各省民间组织的商业总会查,这一查,那发现的问题可就委实不少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