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

第29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各种侦察设备器材早就开启了。
“雷达警告!雷达警告!雷达警告!”很严肃的女声一下子充斥了座舱。
李战被吓了一跳,下意识的伸脑袋往下看了看,有厚厚的云层遮挡什么都看不到。好一阵子他才镇定下来,忘了开的是战术侦察机,要的就是地面雷达开机啊,否则怎么侦察敌军信号。
无疑,那是地面模拟敌军目标的雷达开机了。雷达告警器报警,说明被地面火控雷达锁定了。不过李战一点儿也不担心,这是训练,不会真的有地空导弹打上来的。
巴不得地面所有的雷达都开机呢。
“准备进山了,各机按照既定计划进行,注意飞行安全,完毕。”朱炜下达了最新指令。
一定要出动全部四架歼-8fr的主要原因在于此次战术侦察训练行动需要覆盖的范围很大,所经之处地形复杂且多山区,需要采取低空侦察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可以说一千多公里的长距离战术侦察训练等同于陆军的单兵综合演练科目了,是衡量单机综合作战能力的最好方式。
四架歼-8fr散开奔赴指定空域,驾驶101号歼-8fr战术侦察机的李战负责的恰是最难的高原冰川地带,这非常的考验飞行员的功底了。
“我是幺洞幺,我雷达告警解除了,你们注意看一下有没有漏掉的,完毕。”李战向其他人通报情况。
朱炜回答,“夜鹰一号通报,火控雷达还锁着我,具体方位参数拿到了,我准备离开这里,完毕。”
李战呼叫乌指,“乌指,你让战备巡逻分队的加快下速度,有点慢了,完毕。”
“乌指收到,完毕。”
很快,聂剑锋那边接到了乌指的指令,马上加快了飞行的速度。两架不用担心续航力问题的su-27ubk狂奔起来,时而下高度时而爬升,跟随着地形的变化而变化,到某个节点后按照要求开一下机载雷达然后按照要求关闭。他们一路往前跑往南跑,地面一堆模拟敌军目标纷纷的雷达开机,无线电通讯量骤然增加乱成一锅粥……
在后面跟进的李战笑得嘴角都要裂到耳朵那边去了,心里暗暗道,地面模拟敌军目标这帮人也是有意思得很,模拟得那是相当的像。
其实并不是地面模拟敌军目标的人无能,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真正的目标不是前面那两架su-27ubk,而是后面的歼-8fr。或者说他们没有想到su-27ubk是放出来的诱饵,目的就是诱使你开机,后续跟进的歼-8fr跟进大快朵颐。
这是很简单的战术,但十分的有效。
如果是实战,你不开机的话su-27ubk就会溜进去扔炸弹,你开机的话就会暴露自己,左右都是个死,除非你把歼-8fr打下来。反过来,对李战这边来说,地面不开机他们就发挥不了作用任务就完成不了,这比被打下来还要令人难受的。
没有暴露的防空阵地才有威慑力,不管是雷达站还是地空导弹阵地。
地面模拟敌军目标开机发现了歼-8fr后,他们应该马上识破这是诡计,目的是搜集他们的侦察他们的阵地,但是他们不知道后面跟进的战机是歼-8fr,就算能够通过雷达发射信号特征判断出是歼-8,也不可能精确判断出是战术侦察机。
所以,李战等人居然一路顺顺利利地搜集到了所有开机的地面雷达站的位置,这个战果让人振奋不已。
若是实战,这会儿对地打击弹药已经在路上了。地地导弹、巡航导弹、打击机群发射的防区外精确攻击弹药等,都可以用来对付雷达站这一类防空系统的眼睛。把敌军的眼睛戳瞎了,后面的作战就轻松多了。
歼-8fr在实战中的意义就在于此。
第247章 低空照相侦察
南方鸟语花香,此处高原冰川大部分被白雪覆盖,许多地方结了冰形成了冰川,夏季能通行的峡谷也都被冰封了起来。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许多雪山的高度在七八千米。要对地面目标进行照相需要在这些山峰之间穿行,比北库山脉更加艰险。
这种环境下李战倾向于以目视为主大气数据系统的数据作为辅助,控制好速度和高度飞行。歼-8fr实在是不适合低空低速飞行,以至于他还是得把空速保持在三百以上以保证安全。
冰川没什么好看的,雪山也没有什么好看的,主要是目标没在这些地方。
高原西侧海拔陡然下降,放眼望过去是绿意盎然的丘陵平原,与高原这边的冰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战的目标在高原冰川和丘陵平原相交地带,许多模拟目标是藏匿在那里的山坳里、树林中、山坡上。有地堡,有火炮阵地,有据点,有防空导弹阵地,有野战仓库,有小型雷达站,有战备公路,等等等等,凡是能够想到的敌军目标都进行了模拟,非常的逼真。
他还是有些害怕的,毕竟之前发生过被误击的事情,逼得他开着歼-7e玩了一次眼镜蛇机动。
四架歼-8fr各有分工,最危险最艰难的一条分支路线划给了李战,可见上级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划给谁谁都不会畏难,上级考虑的是让谁负责才能更有把握地完成此次战术侦察训练行动,拿到最有价值的数据,为下一步实战化训练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
低空突防的难点在于低空,这个战术是李战首先尝试并且成功转化为训练科目的。低空照相侦察实际上就是以低空突防为基础,突防打击换成突防照相。
因此上级让李战担负最难的这部分任务——在高原冰川的右侧飞行。
换言之,他必须要下到低海拔高度,他的左侧是数千米海拔的高原冰川,稍有不慎就会撞山坠毁。最要命的是巨大落差的地形形成了非常不稳定的气流,给飞行又增添了难度。
李战反复确定位置,随即呼叫拉指,“这里是夜鹰幺洞幺,呼叫拉指,完毕。”
此时已经进入了拉指的管制范围,乌指早已经把指挥权移交。
拉指的回复非常快,道,“夜鹰幺洞幺,拉指收到,我看到你了,保持航向高度,现在你归我指挥,完毕。”
“夜鹰幺洞幺明白。”李战回答,又一次确认方位,道,“距离导航地标十公里,请求转入任务航线,完毕。”
拉指这一次停顿了十几秒钟,随即指令,“幺洞幺,可以转入任务航线,祝你一切顺利,下一个导航地标再见。”
“明白,下一个导航地标再见,完毕。”
李战操杆右转,在高原西侧顺着陡峭的山坡开始下高度。
因为山峰的遮挡,下高度到交接地带低空后,李战将会无法与拉指保持联系,往下的一段路要靠他自己走,一直到看到下一个导航地标才能上高度恢复和拉指的联系。
最难的一段路在这里。
李战把通讯信号接入到了全频段无线电监听系统里,一如他之前他能听到聂剑锋等人的对话,此时他能够听到地面模拟敌军目标的通讯。前提是能够破解信号。歼-8fr的无线电侦察系统有一定的破解能力,预先载入破解程序,在搜集到信号后自动完成破解。
于是,李战听到了杂乱的对话声音,是好几个频率里的信号。他仔细地调整频率,像听广播一样一直调整到出现清晰的声音。
叽里呱啦叽里呱啦叽里呱啦……
李战能听懂一点点,能大致判断出他们很紧张,具体内容就听不出来了。
微微笑了笑,李战稳稳的继续下高度。交接地带的平均海拔只有五百多米,一些低洼处甚至只有一百多米,李战等于是在高原冰川所处的山脉脚下飞行了,当他下降到六百米的高度,乱流骤然增多。
仔细确认了任务地图上标注出的需要拍照的模拟目标,李战把硬纸板放到一边,打开了高速照相机,开始从第一个目标的上空飞过。他怀疑夜鹰中队之前搞过此类侦察训练行动,理由是上级要求他在低空进行拍摄,地高不得超过五百米。这说明上级要看细节,否则稍高一些的高度是更合适的,可以拍摄到全景照片。
如果把这次侦察训练行动视为演练的话,那么李战此时扮演的就是红军,地面模拟敌军那帮人就是蓝军。双方都在按照各自上级的要求动作着,但是,蓝军是没有提前接到通知的,他们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