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57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李易说话时一脸的诚恳,还不忘对袁涣拱手致谢,直把袁涣气了个够呛,伸手就想指着李易,但李易此刻明显动了杀心,典韦也对他虎视眈眈,袁涣又不是真的来找死的,自然不敢拿再撩拨李易,甚至,他都已经后悔之前拿捏太过,让李易动怒。
事关人命,袁涣只能压下心中憋屈,将态度再次放低,躬着身轻声道:“襄侯,适才都是涣的不是,与涣同行者皆是无辜之人,且路途上对涣多有照料,还望襄侯能高抬贵手,收回将令。”
袁涣说罢,等了会,却见李易又不搭理他了,忍不住稍稍加重语气,问道:“襄侯美名天下皆知,今日难道要滥杀无辜不成!”
李易轻轻摇头,叹道:“袁功曹,你让我很失望。”
袁涣茫然,不知李易这又是说的哪一出。
就在此时,打屋外突然传来一阵砍杀惨叫之声,袁涣脸色顿时一白,他知道,这是张辽那边动上手了,下意识的还想再劝李易现在住手还来得及,但看看李易那一脸平静的样子,最终只是一叹,低头不再言语。
李易目光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幽幽说道:“既然袁功曹当着我的面说出了那番话,难道不是对此早有准备么?”
“有道是君不密失其国,臣不密失其身,功曹既然劝我向袁术反戈一击,那么,为了李某人,也为了功曹自身安危,你说,那些袁术的人,还能留下么?”
“哈”
袁涣苦笑了一声,脸上苍白之色更甚,他原本还以为李易是因为被他给气到了,怒而杀人,可现在看来,在自己提及那件事的时候,那些人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袁涣懊悔非常,他知道自己托大了,本以为拿住了李易短处,再借用自己名声,可以从中谋划一二,哪想到李易根本不跟他玩那些扯淡的,直接就掀了桌子。
不过,袁涣到底也不是寻常愚夫,随着远处砍杀声的渐渐停歇,他反而迅速冷静了下来。
李易现在给了下马威,却没有直接向他下手,明显还是想要他坦白,所以,袁涣知道自己的价值还在,只是气势弱了。
袁涣有过赌气不理会李易的想法,继续等着李易来问他,但只是一瞬间,这个念头就被他放弃了,因为他觉得,这时候再端着架子,李易真会杀了他的。
“唉。”
袁涣长叹了一声,说道:“襄侯有所不知,进去长安之前,涣其实还见了兖州曹孟德。”
“嗯?”
李易眯眼看着袁涣,相比之前,目光中多了几分忌惮之色,如果袁涣和曹操扯到一起,那可就糟糕了。
袁涣没有再挑战李易的耐心,不等他发问,就主动说道:“就身份而言,襄侯与袁术相差,可为天上地下。”
“哼!”
典韦见袁涣如此轻视李易,当即不满的哼了一声,打断了袁涣的话,不过这次李易倒是没生气,因为他的身份的确与袁术相差巨大,而且,袁涣还是直称袁术名字,明显是没把袁术当回事。
李易对典韦摆摆手,示意袁涣继续。
袁涣低着头向两人示意了一下,接着说道:“袁术占有扬州,麾下文臣武将,兵马粮草,数目全都是襄侯数倍,然而却被襄侯算计其中,为襄侯做那先锋之事,简直可笑,可悲。”
“再看袁术在南阳,扬州行事,可谓肆无忌惮,毫不顾忌百姓疾苦,不过如今乱世,天下诸侯多是如此,奈何袁术还野心甚大,想要图谋天下,以其德才,经营扬州都略显不足,哪怕有众多贤能相助,也绝对难成大事。”
“涣断言,即便没有襄侯的此番算计,即便袁术占据荆扬二州,一时风头无二,但早晚都会亡命于刀兵之下!”
李易轻轻点头,袁涣的这番话说的一点都不差。
袁涣继续道:“袁某虽然姓袁,却不是袁家之臣,袁术以我为扬州官吏,我为人下属,当直言不讳,故而屡屡对袁术有所劝谏,然而袁术虽然对我有所褒奖,却依然我行我素,丝毫不减改过,奈何?”
“涣也是人,也有私心,如果袁术只是扬州州牧,涣在那里糊口度日也就算了,可其竟然想要称孤道寡,涣实在不敢背上那叛逆之名,使祖宗蒙羞。”
“所以,袁术有意向长安再遣使者之时,涣就主动请缨,并请袁术联络兖州曹操,与之交好,此举虽是为袁术安定四方,其实涣也是想趁此机会,看看天下,究竟哪里还有安居之所。”
李易听到这里,忍不住笑了,问道:“原来如此,易甚是好奇,不知袁功曹现在是否已经找到栖身之地啊?”
三国之化龙
第372章 曹操胆子小
被李易这么一打岔,原本正说话的袁涣顿时一滞,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唏嘘气氛也被打散了大半。
对于李易的这个问题,袁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刚刚还被李易死亡威胁,现在要是说自己想留在南阳,肯定有人觉得他是被吓怕了,认为他怕死,那样子实在太没骨气,也太憋屈。
可如果回答别的,比如曹操啊,或者要为袁术尽忠什么的,袁涣刻意肯定,李易立马就会把他给宰了,袁涣暂时还不想死,更不想死的那么没有意义。
纠结了老半天,袁涣还是左右为难,最后只能讷讷道:“涣,暂时还未考虑好。”
李易点点头,他其实是很想笑的,心想叫你给我装,现在不装了吧?
不过李易也没有再追问施压,反正有了之前的敲打,袁涣身上文人的那股子劲儿已经不剩下多少了。
袁涣看了眼李易,见他不出声,想了想,就继续自己之前的话,说道:“如今长安司隶混乱不堪,且多是野心勃勃,又无智无德之辈,绝非容身之所,涣不敢留,不过在到南阳之前,涣却对兖州曹孟德有些意动,甚至一度还有过借口为袁术拉拢曹操,顺势留在兖州的想法。”
李易心中稍稍有些惊讶,曹操虽然崛起挺快的,当上了兖州牧,但就曹操本身势力来看,不考虑那些还未在天下扬名的名将奇谋之士,只能说是势头比较足,但实力一般。
可袁涣竟然这么早就能发现曹操的不凡,说明这人绝对是有着一双慧眼的。
袁涣继续道:“兖州虽然刚刚经历战事,一片凋敝,民不聊生,如此情形之下,曹操所掌兵马钱粮自然远远不如扬州,但我见曹操时,意外发现其身边将帅之才比之袁术竟然丝毫不差,且其中多有曹操宗族亲眷,皆可信任并授予重任。”
“酒酣之后,涣再与曹操左右谋士相谈,荀彧出身颍川名门,早年世人就赞其为王佐之才,涣不如他,乃是自然,亦不敢有丝毫不满,而曹操麾下,还有一人名曰程昱,虽然名声不显,酒宴中言谈不多,但涣略作试探,发现其眼光毒辣非常,每每开口必然直指要害,让涣惊叹连连,唉,我亦不如他。”
袁涣叹了口气,露出一副很受打击的表情,说道:“程昱同样罢了,毕竟天下之大,不知多少人满腹经纶却名声不显,偶遇一位虽然意外,也不算太过意外。”
“然而涣想不到的是,当时还有一人,名为戏忠,此人相貌平平,又是出身寒门,我本不以为意,然而在我与程昱相谈过后,戏忠找我说话,言语间多有拉拢,且不时将曹操与袁术互相比较,虽然没有明言,但涣听得出,戏忠心中对袁术很是不以为然。”
“我当时很是惊异,虽然袁术多有不是,但袁家四世三公之名却是响彻四海,若非了解袁术底细,谁敢轻视于他?”
“于是,我就想看看那戏忠到底是个轻言浮夸的冒失之人,还是确实有非凡见识,结果,涣连发十数问,从治军到治民,从乡野到庙堂,无论涣如何发问,甚至是刁难,戏忠悉数一一作答,虽然答案中规中矩,乍一看并没有太多出彩之处,但细想一二,不难知道,戏忠其实是因为留有余地,所以才能如此应对自如,唉,戏忠之才,涣还是不如!”
李易听着袁涣评价曹操的人,心里有些发酸,如果早让他穿过来几年,荀彧不敢说,但戏忠和程昱肯定要拐过来,现在听袁涣吹捧着他们,李易感觉就像是自家东西被抢走了一般,真心不是滋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