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69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刑道荣大惊,当即就想闪避,但那小将反手一刀劈向他双腿,刑道荣无奈只能挥刀抵挡,也就是这一耽搁的功夫,便有数杆长枪刺中了刑道荣的身体,刑道荣身体一颤,张口要骂,但紧跟着又被几杆长枪刺中,于是刑道荣兵刃落地,眼瞳涣散,口中鲜血喷涌,整个人彻底瘫软了下去。
“恭喜将军斩将得功!”
一个士兵对霍峻恭喜了一声,便要挥刀去割刑道荣首级,但霍峻却道:“且慢!”
士兵不解,只见霍峻上前一步,看着刑道荣道:“这不算什么功劳,全都是主公厚爱,换个人来,一样能杀了他,而且主公说了,此人还算忠心,只可惜跟错了人,便留他全尸吧,稍后与刘度尸首一起收敛。”
听霍峻说完话,刑道荣的最后一口气咽下,彻底闭上了眼睛。
霍峻见状,摇摇头,然后目光看向前方,那边刑道荣所带出的兵马已经冲到了阵前,奈何他们人数只有两千,而李易那边光是开弓之人就有五千,两轮箭雨过后,便已经死伤惨重,如今又失了主将,少数人继续前进,多数已经开始退却,乱糟糟的一团,覆灭就在顷刻之间。
“尔等留在此处,我去向主公复命!”
霍峻说罢,便往回走去,穿过盾阵,很快就寻到了李易,上前道:“启禀主公,刑道荣已死,末将特来复命!”
“很好,给你记下一功。”
李易鼓励的拍拍霍峻肩膀,其实他手下不管是徐晃典韦,还是黄忠魏延,甚至是刚来的甘宁,都很接下斩杀刑道荣的任务,毕竟这是在荆南唯一的一次斩将的机会,但李易却是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霍峻。
霍峻跟李易很久了,而且一直本本分分,但也因为他太本分了,一直都立功的机会,李易作为主公自然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干脆就送了他一份现成功劳,也让这个老实人今后更加老实卖力。
第452章 曹操屠俆州
霍峻这边刚刚说罢,跟着又有斥候快马来报,道:“启禀主公,刚刚城西大门打开,有一行百余人出城向西而去,我等呵令其停下,对方不从反逃,于是我等放箭阻拦,对方首领中箭落马身死,经辨认,正是刘贤!”
“好!”
李易的应了一声,随后看向左右,展颜笑道:“诸位,荆南已定啊!”
众人也纷纷露出笑容,虽然这次荆南之役的功劳寒酸了些,但出兵的根本目的已经圆满达成,李易这边不但损伤微乎其微,还顺路收了几个人才,怎么看都是非常可喜的结果。
郭嘉拱手笑道:“主公出兵荆南,所过之处,地方官员争相而降,不过月余时间便收复荆南四郡,可见主公威名赫赫,让世人拜服啊!”
一旁蒯越则道:“荆南四郡平定,全是主公之功!”
徐晃魏延等人也纷纷贺道:“恭喜主公,平定荆南!”
听着众人的恭维之声,李易心怀大畅,哈哈一笑,然后摆手谦虚道:“我一人不过双拳两脚,如何能定荆南?还是全靠诸位勠力同心,以及三军将士奋勇才是啊!”
李易很清楚,他作为主公也是需要功劳的,就比如征讨荆南,他就必须亲自过来,让人知道是他李易征服的荆南。
不过,落实到具体小事上,那就不用斤斤计较了,该分的功劳都分出去,他不能与下属们抢功,这才是一个合格主公该有的态度。
于是,在众人的道谢声中,李易又道:“郭嘉、蒯越、徐晃听令!”
三人神色一正,赶忙上前道:“属下在!”
“荆南既定,你三人这就拟定有功将士名单,交我定夺后,上奏天子,为将士们请功!”
“另,即刻将荆南收复的消息通传荆州各个郡县,并将刘度父子人头传于郡县官员一观,务必让其引以为戒!”
“再传令蔡瑁,让他代我与襄阳官员庆贺荆南大捷!”
郭嘉将李易的这些话一一记下,想了想问道:“主公何不等回到襄阳后亲自主持庆功之事?”
李易摇头道:“不急,今日大军在夷县安顿,晚上犒赏将士,两日后你就与徐晃率大部人马北上渡江回襄阳修整,接管防卫,整编兵马,并让蔡瑁到长沙赴任!”
“还有,典韦、霍峻、蒯越,你三人与三千兵马留下,随我巡视荆南诸县,安抚百姓,至于我何时回襄阳,呵呵,等到时机到了再说吧!”
在场不少人一头雾水,李易要留在荆南安抚民心他们理解,可李易说的时机是什么,这就不是很明白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糊涂,郭嘉见李易虽然是说着荆州事,但目光却是看着徐州方向,顿时了然,随后抱拳道:“请主公放心,属下必定将事情办得妥当!”
蒯越也明白了李易的想法,不过他更关注的,却是李易将他留下随行,这让他有些无奈,因为蒯越知道,李易或许已经很认可他了,但认可归认可,终究还是不能完全对他放心啊。
李易攻略荆南,算是一桩值得天下人关注的大事,可能会有其他势力从中阻挠,甚至,长安那边也会对他舍扬州而去荆南的作为有些微词,但实际上,李易在荆南的动作并没有吸引太多的目光,朝廷那边更是一句话都没说。
这固然有荆南战事结束的太快的缘故,但更多的,还是因为这段时间里,天下间“活跃”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之前河北公孙瓒与袁绍厮杀,双方已经是彻底撕破脸,谁也不肯相让,按说这一年两人之间的争斗是应该继续下去的,但因为袁术的事情无意中狠狠的坑了袁绍一把,如今市井中有许多关于袁家怀有不臣之心的流言,这对于一心要一统河北的袁绍影响非常大。
袁绍的确不甘寂寞,想以河北为根基,在这乱世中成就一番霸业,但如今他的实力虽强,但天下间与他实力相差不多的人还有不少,袁绍比袁术冷静的多,知道现在还不是丢掉大义的时候,于是,袁绍果断认怂,决定先不打了,收缩兵马躲避风头,将进攻战略转为了休养生息,以此来表明自己还是大汉的忠臣。
不过袁绍的对手公孙瓒,眼看袁术造反,袁家的名声出了问题,却是极为高兴的,他认为这是自己崛起的绝佳机会,于是,公孙瓒开始在幽州大肆招兵买马,各种强拉壮丁,恣意征税征粮,想一鼓作气拿下袁绍,却是让幽州百姓苦不堪言。
幽州牧刘虞见状看不下去了,刘虞是个很爱惜百姓的人,他无法容忍公孙瓒如此害民之举,于是,刘虞领兵讨伐公孙瓒,只可惜刘虞虽然是幽州人望所在,百姓,官员大多全都愿意追随与他,奈何刘虞不懂战事,行事瞻前顾后,最后反倒被公孙瓒以少量兵马打得溃不成军,就连他本人也被生擒,做了公孙瓒的傀儡。
恰恰此时,长安那边因为公孙瓒与袁绍连年争斗,非常不满二人所为,再加上之前出了袁术的事情,朝廷对河北的局势更加不放心,于是便派使者前往幽州加封刘虞,让刘虞掌管河北诸州之事。
奈何天子使者去晚了一步,刘虞已为公孙瓒擒获,天子使者也被公孙瓒刀剑胁迫,不得已诬陷刘虞意图谋反,将刘虞全家问罪斩首,然后公孙瓒又让使者加封自己为前将军,易侯,幽州牧,假节,并都督幽、并、青、冀四州之事。
说得简单点,公孙瓒就是逼迫天子使臣任命他为河北四州之主!
公孙瓒此举可谓疯狂,与造反没多少差别,直接将他那白马将军的好名声以及往年功勋给败了个干干净净。
刘虞在幽州的名声是非常好的,公孙瓒将其冤杀,看似取而代之,彻底掌握了幽州的力量,乍一看强大了许多,可实际上,公孙瓒已经失了民心,失了士人之心,更恶了朝廷,说他是内忧外患也不为过。
而原本正在家里咒骂自家蠢弟弟的袁绍听说公孙瓒竟然干出了如此悖逆之事,却是一扫心中郁闷,直接放声大笑。
袁术上书朝廷,说公孙瓒谋逆,请求朝廷对其惩戒,同时召集兵马,要再度与公孙瓒决战!
于是,河北烽烟再起。
刘虞的死,代表着大汉彻底失去了对河北的掌控,哪怕明知公孙瓒和袁绍都不是善类,朝廷也只能看着河北一点点的糜烂,徒呼奈何。
有河北这么大的顽疾在,李易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敲打几个不听话的“小吏”,真的只是毛毛雨,根本不算什么大事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