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90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至于另一个杨奉,李易就不是单纯的爱才之心了。
历史上小皇帝逃离长安,入许都,杨奉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气,特别是前期,如果没有杨奉的支持,小皇帝恐怕走不了几步就被劫回去了,甚至连性命都保不住。
李易之前虽然拒绝了接纳天子入荆州,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接纳天子弊大于利,但是,天子对其他人是利还是弊,那就不好说了。
故而,天子是一个很大的变数,李易不想让这个变数来到中原,但又不好动明面上的手段,所以,李易便想着干脆把一定会帮助小皇帝东迁的人给带走,让小皇帝彻底的留在长安,最起码也要让他在长安多留个五六年。
李易目光期待的看着张绣,然而张绣却是有些为难的道:“主公,此事怕是有些不太容易。”
“为何?”
李易不解道:“如今长安困顿,来到荆州便能安安稳稳建立功业,为何不容易?”
“换做常人自是可以的,但这两人却是极难的。”
张绣说道:“徐荣将军作战勇猛,属下是极为佩服的,可是,主公离开张安后,徐荣最初是听从朝廷号令,但没等太久,便与吕布走到了一路,与朝廷疏远,但没过多久,吕布也跟了朝廷,而徐荣反复,为朝廷不喜,军权也被人以种种手段分去了许多,等后来吕布离开长安,徐荣不知为何,依然站在了朝廷一边,然后不仅朝廷要占他兵马,李傕郭汜也不断暗中作梗,所以,据属下所知,徐荣将军手中已经只剩下几百人了。”
“唉,只是如此也就罢了,偏偏徐荣将军打仗厉害,将士们对其很是敬仰,这也让李傕对他异常提防,属下以为,李傕早晚会对其下杀手,所以,徐荣将军这边真的是太难了,恐怕主公信使白日入城,徐荣将军就要身首异处了。”
李易一脸无语,他原本对徐荣是很期待的,却没想到徐荣混的竟然这么惨,以至于李易都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怀疑自己是不是判断错了。
官场中的争斗,有时候难免站错队,但这种事情错一次就该长记性了,可徐荣倒好,一路错到底,也不知是他眼光如此,还是故意的,反正这境界也是没谁了。
李易揉了下额头,郁闷道:“那杨奉呢,他与你差不多,都是后来投靠董卓的,应当不难吧?”
张绣小心的看了李易一眼,这才说道:“主公,徐晃将军最初可是杨奉部下啊。”
李易点头道:“这点我自然记得,但是,他应当不至于如此心胸狭隘吧,而且徐晃生性沉稳,并非得志猖狂之人。”
张绣说道:“这个,杨奉心胸的确不大,因为徐晃将军之事,杨奉一直认为是主公有意欺辱于他,心中对主公很是不满。”
可能是感觉到自己的语气有硕人坏话的嫌疑,张绣又一脸尴尬的解释道:“当时属下因为被主公惩戒,于是杨奉便以属下为知己,时常请属下饮酒,抱怨主公,所以属下才知道杨奉想法。”
李易这下是彻底没话说了,他没想到自己的两个目标,居然全都不行。
看到李易脸上的遗憾,张绣想了想,问道:“主公可知道段煨,段忠明?”
李易皱眉回忆片刻,问道:“你说的是驻守华阴的段煨?”
张绣点头道:“正是此人,若是主公有意,末将有七成把握,能说服段煨投靠主公!”
李易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你先与我讲讲段煨这人,我虽然知道他,但自董卓时,他便是在外屯兵,我与他虽有见面,却无言谈,对此人知之甚少。”
“喏!”
张绣应了一声,答道:“其实段煨与我,还有和都是同乡,早年关系甚好,不过随董卓进入洛阳后,段煨便少有欢颜,待人越发冷漠,处事多疑,时常无名动怒,于是我二人与他的关系渐渐就淡了下去。”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属下却是觉得,段煨当初应当是不满董卓政令,心中愤懑,这才自请领兵于外,对于洛阳长安乱象,眼不见为净。”
“对了,主公大概还不知道,如今京畿之地虽然饥荒遍地,但有一处却是例外,那便是段煨所在的华阴,段煨到华阴之后,便鼓励百姓耕种,以兵马保护治下百姓不被其他乱兵所害,所以,长安百姓衣不蔽体,华阴百姓却能有冬衣御寒,长安百姓饿死道旁,但华阴百姓每日至少能得一餐饱饭,两地相差甚大。”
“李傕得知段煨有粮,曾经想要兴兵夺取,但段煨治军也是不差,当即列阵相迎,李傕见到段煨军容威武,甲胄齐全,兵戈锋利,认为此战即便得胜,也是损失大过收获,便没有再对华阴用兵。”
“唉,以往我对段煨很是瞧他不起,认为他畏畏缩缩,没有男儿气概,可之前听了主公教诲,再看段煨行事,明悟能够在乱世之中保一城百姓平安,如此方为真男儿,属下不如他太多。”
张绣唏嘘着,李易的眼睛却是亮了起来,原本他还因为杨奉和徐荣的事情感到遗憾,却不想张绣转眼就给他举荐了一个大才。
没错,在李易心中,段煨已经被他看错大才了,原因嘛,就是张绣说的那样,在李傕的眼皮子地下让百姓丰衣足食,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管是心性,还是手段,都不是寻常人能比。
瞬间,李易就起了爱才之念。
不过,李易并没有直接就去讨论段煨,而是一脸欣慰的看着张绣说道:“举贤不避亲仇,佑维虽是武人,却已有黄羊风骨,让我好生意外,也好生欢喜,佑维将来必然可以承担大任!”
张绣没想到,自己只是举荐了一下老乡,竟然被李易如此称赞,感觉很是受宠若惊,慌忙说道:“主公称赞,属下受之有愧。”
“当得,当得的。”
李易用力的拍着张绣的肩膀说道:“昔日有凉州三明,为国家肱骨,你与贾诩,再加上段煨,同样也是三人,将来未必不成成就一段佳话啊!”
张绣怦然心动,这年头的人都是很在意名声的,他要是也能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凉州三什么一类的称号,那真是死也不亏了。
眼看着将张绣哄得都要飘起来了,李易这才转回之前的话题,问道:“按照佑维所言,段煨才干很是不错,这样,我书信一封,由你转交段煨手中,事情若成,佑维可记一大功!”
“喏!”
张绣领命,然后又问道:“敢问主公打算与其何等官职,属下也好劝说。”
李易想了想,说道:“之前我许诺张济将军中郎将之职,今张济将军遭难,你便补此空缺。”
张济当即俯身说道:“多谢主公!”
李易笑笑,然后继续道:“至于段煨贾诩已是扬州刺史,你三人作为同乡,我也不好给他安排的太低,不如,他也做个中郎将,而且你要告诉他,若是答应来投,我愿派兵接应华阴百姓,给予田地衣食,绝不让他有后顾之忧!”
对于李易给段煨和自己一样的职位,张绣没有半点不满,相反还有些高兴,因为按照李易话中的意思,是因为他和贾诩,段煨才能有如此待遇的,这让张绣感觉很是有面子。
李易正要与张绣再聊聊段煨,一直在旁聆听的虞翻却是忽然出声道:“主公,属下对此事有异议!”
顿时,李易和张绣全都看向虞翻,不知他这是怎么了。
张绣知道虞翻是李易新收的心腹下属,所以他并没有直接问询,而是看向了李易。
李易观察了下虞翻神色,分辨了一下他是想要喷人,还是正经讲道理,然后才问道:“这是为何?”
虞翻轻声答道:“因为华阴在潼关以西。”
虽然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李易的神色却是一下就严肃了起来,张绣虽然反应慢了一拍,但没用太多时间,也明白了虞翻所指。
潼关作为关中的东大门,李易要将来要收复长安,首先要做的就是拿下潼关,而潼关作为天下雄关,地势险要乃是必然,以常规攻城手段,只要守军不生内乱,攻打这么一座雄关,难度丝毫不比强攻一个寿春城少多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