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佐之梦

第39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一定谨遵父亲大人之命。”信景点了点头,情绪依然不是很高。
他为什么会这样,我心里非常清楚。这一年多以来,我基本上很少过问政事,任由他在九州大展拳脚,如今我重新接掌政务,他自然免不了有些失落。
“等你平定了关东,就正式接任大将军一职吧!”我笑着安慰他说。
“可是,南九州和中九州的军势都返回国内了,如今又少了上杉家的策应,北陆军团也要被他们牵制着,想要在年内这几个月平定关东,恐怕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信景斟酌着说道。
“正是如此,”我点了点头,“所以我将关东攻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平定上野国,让泷川一益和岛津家久入封,作为本家在关东的前沿支撑点,这也就是你今年要做的;第二步则是倾全领之力,集结二十万大军,以泰山之势压过去,一举平定关东,并传令东北诸大名前来阵前效命……若有不从者,则由本家和亲本家的东北大名一同讨伐,如此东北或许传檄可定矣。”
“也就是说,本次的征伐,只到上野国为止?”信景向我确认道。
“不错。毕竟马上就要入冬了,关东的天气,可不比四国和九州……先平定上野一国,以胜利者的身份虎视关东,也可以给北条、佐竹两家以外的关东诸大名巨大的压力,让一些聪明人有机会转变立场,在来年的行动中配合本家。”
“是,”信景俯首领命,“那么,我这个冬天就在关东驻跸好了……不知道父亲大人是否有什么建议?”
“你乃嗣子,又是预定的总大将,自然不能太过靠近前线,”我略一思索,建议信景道,“不如就进驻真田家新驻的上田城吧!”
“真田家?”信景思索了一会,“是武田征伐中,一直坚持到胜赖自尽才降伏的那个真田家?”
“正是,”我点了点头,“虽然只是六万五千石领地的豪族大名,但是三父子能力都非常可观,在北信浓和西上野影响力颇大……如果你能结以恩义,让他们衷心臣服,那么来年的关东总征伐就可以更添一臂助了。”
……,……
六天之后,朝廷正式宣下,以我担任征夷大将军。宣下敕书由天皇近臣、左中弁藤原光庆带出,交给权大纳言、武家传奏日野辉资,然后由世代执掌弁官局、担任八史之首事务官人的小槻宿禰孝宗在二条城会见室当面宣读:
左大臣源朝臣
左中辨藤原朝臣光慶傳宣 權大納言藤原朝臣輝資宣 奉
勅件人宜爲征夷大將軍者
永貞二年八月十八日
中務大輔左大史算博士小槻宿禰孝宗 奉
读完这份宣敕,小槻宿禰孝宗将敕书翻转过来,向主位上的我出示,然后向两旁观礼的信景、景义,以及秀景、竹中重治、蜂须贺正胜三大老,井伊宣直、蒲生宣秀、石谷赖辰、浅野长政、小早川隆景五中老出示,完了又放进敕封函,由五大老首席的秀景转交给我。
我把敕书放在身边,向敕使微微低下了头:“我源宣景定当不负天皇之望,全力维护天下的安宁。”
“将军大人的此番忠诚之意,吾将切实向陛下传达。”面前的小槻宿禰孝宗应道。
“那么就有劳天使了,”我点了点头,“请天使在城中稍稍休息一阵,再回宫复命如何?”
“一切听从将军大人的安排。”小槻宿禰孝宗知机的说。然后自有近侍拉开左门,请他下去休息,并奉上相当丰厚的礼单。
“啊,从现在开始,总算是名正言顺的立下幕府啦。”我放松了态度,笑着对众人说道。
“恭贺公方殿!恭祝本家武运昌隆!”众人不约而同的深深躬伏下去。
“那么现在就去见天下的大名们吧!”我点了点头,将敕封函交给前田利长,由本多正纯捧着从小夏手中取来的海月刀,率先走出会见室。会见室外,是规模极大的评定间,足以容纳数百人同时晋见,而西国的绝大多数大名们,如今都聚在评定间内,等待见证幕府成立的这一历史性时刻。
当看见作为前导的观礼大名出来在首列就坐,又看见手捧敕封函和家传刀的近侍在主位后侧跪侍,众人都知道,正主即将出来了。他们虽然都是一方大名,平日极少向其他人低头,此刻都纷纷平伏在地上,以表达对新任天下统治者的敬意。
这些人中,有年过六旬、头发花白的老者,也有年方十岁的少年,但无一不是各大名家的正式当主,连细川真之和大友义统都未能跻身其中。也由于这个原因,上杉、佐竹、伊达等家虽然派来了有力重臣致贺,都没能参与今天的晋见,我直接将他们交给信景,由他去应付这些各怀心思的使臣们。
“诸位请平身。”我和蔼的宣示道。
“谢公方殿!”众人再次低了低头,这才坐正了身子。
“自应仁之乱以来,宇内多事,天下间处处烽烟,盗贼蜂起,民不聊生。余乃仗剑出山,二十余年内出生入死,以图报效朝廷、为万民谋求福祉……如今余得以平定西国和畿内,初步结束这延续百年的乱世,并受命统领天下,全仗诸位的支持和效忠。在此,余要感谢诸位的这番忠诚。”
说着,我向最前面的秀景和信景点了点头。
“不敢!此乃公方殿英明神武,臣等何敢居功!”秀景带头应道。
“臣等不敢居功!”众人得到提示,齐声低头回答。
“诸位不必如此谦谢,”我微微一笑,“为了答谢诸位大名和奋战的军士,余准备了价值两百五十万贯的永贞判金和永贞丁银,作为诸位忠诚奉公的奖赏;又准备了新铸的八十万贯永贞通宝,以抚恤出生入死的众军士……下去之后,诸位可遣奉行至山内民部大辅处,按照各自的出阵人数和所立功劳领取相应的赏格;已加封领地的诸位,则不参与此次奖励。”
“感谢公方殿的厚赐!”众人纷纷喜笑颜开,语气比之前的谦谢显得真诚了许多。
这样的反响,完全在我的预料之内。而以金钱奖励大部分立功的将士,也是我吉良家的惯用做法。毕竟,土地总是有限的,不能够随便分封,以金钱代替知行,可以让本家保有大量直领,作为自家家业的根基。那些受封的武士和足轻,也能够借此改善经济状况,活跃领内的商业,同时乐于继续为本家效命。至于这两百五十万贯判金丁银,以及八亿枚通宝,是从永贞初年就开始准备的(历史上别子铜矿发现后,八年之内,在京都七条一地即铸造了十七亿三千六百六十八万四千枚新宽永通宝),由这些大名和足轻之手流通出去,也就将本家的三货制度扩展到全国,并且打上本家和我个人的“永贞”烙印。
“此外,下个月初,余将在紫野地方举行盛大的红叶赏和茶会,希望诸位能够赏光……届时,天皇陛下和关白也会亲自参加。”
“这是臣等的莫大荣幸!”众人再次齐声回答。
第三百二十章:秋意渐浓(中)
我没有想到,举办茶会的消息传出之后,惊动了大量的朝廷公卿、亲近的旗本武士、来自京都甚至泉州的大商人,他们都希望参加这次规模宏大的茶会,因此纷纷找门路进行通融。预定主持茶会的千宗易、布置茶会会场的秀兴,都收到了不少的请托,他们商量了一阵,联袂向我提出建议,希望能够扩大茶会的规模,并且降低参与盛会的门槛,以向畿内和天下民众宣示与民同乐之意。
“你们的想法很好,”我稍稍思索片刻,肯定了他们的建议,“那么在京都发布文告,茶会将连续举行九天,除初一那天因为天皇陛下亲临,需要邀请函才能入场外,其余八天时间不设场禁,凡热爱茶道之人,无论公卿、武士、商人还是町众,只需携带茶釜、水瓶、木勺等茶具一套,即可在入场处领取榻榻米一张、苇席两张、明国茶饼一块,并自由选择茶席位置,相互品茶和切磋茶道……届时,余也会择日亲临会场,凡光临余之茶席者,都可以喝到余或者虎御前亲自点的茶。”
“这将是茶道史上罕见的大场面啊!”千宗易低头下拜,“公方殿器量如此恢弘,如此支持茶道事业,实乃我等茶道中人之福!”
我含笑点了点头:“还要偏劳宗易大师,除主持第一天的茶会外,请你广邀同道高手,参与接下来几天的茶会……少了茶道达者压阵,如此盛大的茶会恐怕会失掉许多光彩啊。”
“理当如此。”千宗易应道。
结果,仅仅只在第一天的九月初一,即有六百多位大名和公卿光临紫野茶会。除事前邀请的大名和高位公卿外,不少身具职司的中位、下位公卿也陪同着正亲町天皇和诚仁亲王一同前来,在人数上倒和以我为首的武家有了分庭抗礼之势。席间,正亲町天皇和准三宫典侍藤原房子(诚仁亲王生母)夫妇自然是居于主位,诚仁亲王和亲王妃藤原(劝修寺)晴子居于左副位,我和正室於加、侧室小夏居于右副位,诸公卿和大名按照官阶,分别在左右下首一顺溜的排成几行相陪,席间冠带云集,夹以香衣鬓影,一副盛世浮华之状。右首最前列的是信景、秀景和特意赶回来的周景、义景四人及各自正室,左首最前列的是被赦免的前关白左大臣九条兼孝及正室高仓熙子、右大臣二条昭实及正室赤松氏(信长养女)、内大臣近卫信尹、前两年才入继鹰司家的鹰司信房(二条晴良第四子,九条兼孝、二条兼实、义演大僧正亲弟弟),关白一条内基没有前来,作为天皇代理,按照自古以来的制度是不能拜谒天皇的(秀吉担任关白时迎接过后阳成天皇,借其势让诸大名宣誓永远效忠,此乃特例,反正他这那个武家关白和丰臣姓都已经够特别的了),因此他的嗣子一条内政虽然也擢升为内大臣,却毕竟不是家主,只能排到了第二列。
作为对关白的补偿,在这场茶会之后,今日第二场将以一条内基和我为主,由领大藏卿法印的今井宗久主持,与会者也都是官阶从三位以上(非参议)的公卿或叙任参议之职的殿上人,武家之中,也就是我、信景、三大老、五中老、领式部卿法印的前田玄以这十一人有此资格。
如果说第一场茶会名副其实的话,第二场与其说是茶会,不如说是和歌会更加确切,甚至连茶具也被酒具代替。毕竟,茶道本来是由号称“武家佛教”的禅宗之僧从中国带来、经堺町町众发扬光大的,如今也主要流行于武家之中,和歌才是这些公卿的传统兴趣。迫于形势,我也只得顺着众人诌了一首:“紫野池边树,年年发新枝;唯有寒鸦声,寂寂如往昔。”一时间倒也博得众公卿纷纷赞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