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内容由正利回答,专业的技术信息还是留给他介绍的好。
“诶,不是DRAM存储芯片吗?”间冢道义听到对方的回答,大吃一惊。
白川枫点点头再次肯定了他没听错,“间冢桑,SIC无意进军DRAM业务,我们的目标市场始终是处理器业务。”
“这……”间冢道义再次呆了呆,“真是令人惊讶。”
间冢道义之所以震惊的原因是,目前日本没有一家专门从事微处理器芯片设计的公司。
就像此前说过的,富士通他们几家联手进军海外市场的芯片,一直都是针对DRAM业务。
至于处理器级芯片,完全没人做。
如果大家需要,要么直接采购国外的芯片,要么买版权自己做二次设计。
但是现在白川枫告诉他,SIC要做的是霓虹本土无人问津的处理器芯片。
这当然会让间冢道义大吃一惊,您这不按套路出牌啊。
看着对方震惊的模样,白川枫笑了笑并不以为意。
他之所以选择这一条赛道,除了没有竞争对手。
也是在告诉间冢道义,我们做的芯片并不会和富士通的业务产生冲突。
甚至还有可能合作,你看,这不是大家能可能达成协定的良好基础吗。
“至于SIC8081的工艺制程,目前主流的3微米加工工艺足矣。”
说着正利把芯片设计的技术说明,递给了对方的技术人员核验。
现如今的芯片加工还没有进入纳米级时代,3微米是1978年出现的最新制程。
在如今已经是十分先进的工艺手段,而富士通作为半导体大厂,自然也能达到这一要求。
毕竟日本了没有受到米国的什么技术封锁,况且此刻霓虹自身的光刻机也不容小觑。
几年时间里的举国之力,全产业链突破,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SIC8081,内部集成了四万多个晶体管,时钟主频达到7MHz左右,内部地址总线16位。
从性能上来说比Intel的8086略强,大概是它的1.5倍。
毕竟前者是三年前的产物,现在的SIC在此基础上做一下提升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间冢道义听到到了己方工作人员的对SIC性能的评估,再次露出惊讶的神色。
第二百三十二章 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贵社的SIC8081在性能上比Intel8086还要优秀,不得不说白川桑,您再次让鄙人大吃一惊。”
间冢道义看着手里的图纸说明,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霓虹的芯片除了DRAM领域,在处理器领域也要追上米国了吗?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至少在间冢道义看来如此。
日本前几年之所以集合国家力量投入到内存芯片产业,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减少对米国的依赖吗?
从原材料到设备,到技术进行全面的追赶,甚至超越。
如今DRAM胜利在望,意外的处理器应用领域竟然也有了突破。
虽然此刻处理器级芯片市场不大,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补全了一部分短板。
这对颇具集体荣誉感的间冢道义来说,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知易行难,在下也是做了之后才发现,芯片研发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
SIC的第一款芯片之所以能这么快,就完成图纸设计,也是花费了白川枫颇多的心血。
东工大那里,教授加博士级的研习生,总计投入人力有五六十人之多。
这可都是高学历人才啊,不是普通的职员。
而且毫不夸张的说,东工大绝对是全日本最顶尖的理工大学。
有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投入,总算把芯片的前端设计推进了下去。
后来又有了产品经验丰富的正利加入,SIC的芯片开发才算正式进入快车道。
否则白川枫乐观估计,能在明年完成第一款芯片的研发,就算效率不错了。
“白川桑说的是,集成电路的研发确实所耗惊人。
贵社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属实难得。”
对于白川枫的感慨,间冢道义感同身受。
这让他想起来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所有人集中起来,向一个方向努力。
最后获得成功的荣誉感,绝对不是产品大卖所能比拟的。
不得不说小日子在70年代芯片领域,集中力量干大事的魄力,确实令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