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绿屏和蓝色屏,就是加了彩色膜可以显示部分色彩的伪彩屏,它们的成本要更高一点。
哪怕是成本最低的灰阶屏,也比之前的TN成本要高了接近7倍。
果然技术的进步,往往也伴随着成本的提升。
600~800日元的成本,想要有一个可观的利润。对外售价至少达到2000日元以上,才有可能实现。
对比现在的TN售价两三百日元,两者之间差距可不是一点两点。
不过即使如此,STN屏还是要大力发展。
因为TN屏太落后了,缺点太多。新技术的起步或许艰难,但是它的前景是光明的。
白川枫相信以后随着生产工艺的成熟,STN屏的制造成本还会有下降的空间。
“白川教授除了掌机,STN屏能用在大一点的屏幕上吗?比如电视机、电脑屏幕的可能性?”
既然优点这么多,白川枫没道理不为STN屏寻找更广阔的商用空间。
单靠掌机的支撑,STN或许会盈利,但绝对成不了金山。
想要充分享受垄断与先行者的红利,更多的客户是非常必要的前提。
不过和白川枫的乐观不同,白川英树教授脸色有些为难。
“现在的LCD屏的驱动方式,都是采用电极驱动来使X、Y轴的同步进行。
但如果屏幕尺寸过大,那么中心部分的电极反应时间可能就会比较久。
而为了让屏幕显示一致,整体速度上就会变慢。”
为了让自己的解释更直观,白川英树换了一块更大的屏幕,来进行现场演示。
随着电源就位,肉眼可见的中间图案的呈现明显比周围一圈慢了一拍。
这是肉眼可见的延迟,可以想象放在电视或者电脑上基本不太现实。
这就像CTR显示器的刷新率过低,观看的时间长了会感到屏幕有闪烁、跳动的错觉。
“为了保证效果,至少是肉眼观察不到延迟,STN屏最大能做到什么尺寸?”
“9寸左右。”
9寸?白川枫眼睛一亮,也不是完全没有搞头嘛。
第三百五十八章 全彩的曙光
9寸用在电视机和大屁股电脑上,基本不太可能。
因为霓虹现在最小的电视都是14英寸以上,和它比起来9寸太小了。
而且目前的STN屏还实现不了全彩,这种调色板似的块状伪彩远远达不到视觉上的观赏效果。
但尽管这样,9寸差不多已经是长22公分、宽15公分的大小了。
把它用在马上即将问世的笔记本电脑、掌上微型机、日英文打字机、图形处理机、电子翻译机及其他办公和通信设备上还是可以的。
这些日常生活之中常用的电子设备,加起来也是一片非常广阔的市场。
还有某些工业设备上,也需要大量的电子显示屏。
这时候STN屏的价值就出现了,价格便宜、灵敏度高、还有彩色,它一定会受到这些设备制造商的欢迎。
“白川教授请尽快制定下STN屏的生产工艺,我们必须在年后把它推向市场。”
白川电器的LCD工厂早就已经在运转,STN大部分工艺和TN相同,所以产线并不是问题。
白川英树听到白川枫的要求,也严肃的点头应道,“明白!”
他也知道一种新技术越早推向市场,越能占取先机。
而且不止SIC在开发新一代LCD技术,夏普他们的动作也不慢,这件事宜早不宜迟。
“对了,STN以后有可能改造成全彩技术吗?”白川枫对他的全彩屏依旧念念不忘。
“从技术上来说可以,只要把彩色膜散射的三原色重新调和,理论上来说就可以呈现全彩。
不过这需要性能更强大的驱动IC支持,因为除了电路驱动,它还要负责色彩像素的计算。”
白川枫明白了他的意思,算力更强大的驱动芯片就需要单独开发了。
而且毫无疑问附带了这种芯片的STN,它的成本也将更高。
“不过相对于全彩的STN,我们设想了一种全新的屏幕技术。”
显然白川英树也知道自家的BOSS更青睐于彩色显示器,所以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全新的屏幕技术?”听到“全新技术”这几个字,白川枫心里就没由来的有些高兴。
这大概率就意味着SIC又将为自己带来,某些意料之外的惊喜了。
“严格来说它还是属于LCD显示屏范畴,不过在工作原理上和TN以及STN都有很大的不同。
还是托了白川桑的福,我们在尝试主动干涉液晶的扭转角时发现。